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骨灰级物流人分享的库存品位分析

[罗戈导读]库存管理中,一品一位、一位多品和一品多位三种策略各有优劣势,适用于不同商品特性和订单类型,需结合空间成本、管理能力和技术支持综合选择,实现存储效率与成本的平衡。

前不久和朋友聊到库存的一品一位、一位多品和一品多位的策略及应用场景,很多甲方企业或3PL企业对一品一位的执念很重,认为就这是最优解。

其实在不同类目,不同SKU体量,不同订单量上用什么库存逻辑还是会有一些区分,接下来将会按这三种不同的场景来分析这三种的优劣势及应用场景,供大家做参考。

一品一位(单一货位存放单一SKU)

这是最常见的品位存放策略,每个货位(板位)仅存放一种商品(SKU),货位与商品对应。商品在上架入拣选时,只需要简单的指引找到对应的货位,则能顺利的拿到商品,这个商品只可能会出现在这个指定的货位。

优势:商品绑定货位,定位更清晰,管理效期货品便利,货品编码绑定货位码,通过设备进行上下架作业时,可规避99%的异常率。

劣势:空间利用率低;若商品库存量波动大,易出现货位闲置或爆仓。灵活性差;畅销品补货频率高时,固定货位可能成为拣货瓶颈。扩容成本高;新增SKU需新增货位,仓库扩容压力大。

适用货品及订单类型

商品SKU少、库存稳定(美妆、洗护、大小电)、高价值或易混淆商品(如奢侈品、手机、电器)、对FIFO要求严格的商品(如食品、化学品)及活动型批量订单包括的。

作为门槛最低的品位策略,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而最适合用一品一位的货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高价值产品,客单相对较高产品多数选择一品一位,方便进行货品管理。

2、核心主推爆款,拣选更频繁的AA类产品,为降低补货频率,多数会设定一个独立的大货位,放尽可能多少货,并放在离生产区域最近的区域,便于及时作业。

3、异形商品,商品形状过长过大有棱角等不易混存或可能会造成其他商品异常的货品。

4、有一定污染源的货品,气味、液体等相关,可能会液漏、炸瓶或爆袋的货品等。

5、产品外包装高度相似,需要打散后隔离独立库位存放。(如:同款同色不同码的鞋服、爽肤水和润肤润等外包装高度相似货品)

一品多位(单一SKU分散存放多个货位)

同一SKU分散存放在多个货位,通常根据销量动态分配库位,依赖仓库管理系统(WMS)实时跟踪各货位库存。对于SKU较广、客件较多、不同组合产品相对复杂的订单更适用。如;K+A,K+B,K+C,则K为爆款产品,而ABC分别为仓库的不同拣货区域,为避免过长的拣选路径,则会在不同的区域将K产品的库存根据组合比例分别存放到不同的库区货位来满足最优的路径规划。这类订单在电商及线上零售行业普遍出现,引流爆款关联销售、买赠、满赠等根据销售运营销售计划来制定商品在仓库的一品多位的货位部署。

优势:提升拣货效率; 多货位存放可缩短拣货路径(如将畅销品分布在不同区域)。灵活应对库存波动;根据销量动态扩展货位,避免单一货位容量不足。均衡仓库负载;分散存储可减少局部拥堵,根据订单结构进行更科学的路径优化。

劣势:管理复杂度高;需WMS精准记录每个货位的库存,系统容错率低。库存分散风险;若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同一SKU在不同货位过期或滞销。空间冗余;可能占用更多货位,尤其对小众商品不经济。

适用货品及订单类型

1、高周转率商品(如电商爆款、快消品)、体积大或重量大的商品(如家电、家具)、仓库面积大、SKU集中度高的场景。

2、需求接力拣选配货的订单场景。

一位多品(单一货位混合存放多个SKU)

同一货位存放多种SKU,通常按商品属性(如尺寸、品类、颜色等唯一特性)分类混合存放,这一类方式在库容上可以做到相对极致,对于流程规则及WMS系统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一位多品的策略在使用场景中的反馈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反馈非常的好,库容增加了,上架拣货的效率上升了;也会出现大量出现操作异常,造成非常多的额外成本,作为最难以定性的一类品位策略,多花些篇幅和大家共同交流;

假设在系统能力支持的情况下,有一些类别的产品,SKU种类较深,迭代也快的货品,可能用一位多品会更有优势,库存容积可以用到极致,上架的时候那里有空间就塞在那里,拣配货的效不再有更多的看形态,版型,条码等更多确认的环节,这样会让你的校检的效率变得非常低效且不可靠,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一位多货的情况下,仅仅凭借目视就可以快速定位,迅速的取到正确的产品?

在这里我们借鉴一下亚玛逊的随机摆码的规则部分原理(当然不需要这样精确的算法,而普通WMS都可以实现的策略),用下面几点来阐述什么样的产品和场景下用一位多品,可以达到库存利用率和准备率双赢的目地:

1、产品具备可视条件下的唯一性特性;如标品日用品的形状(如肥皂盒&牙刷)、3C的子类目(手机壳&鼠标),美妆(粉底&睫毛刷),护肤(面霜&爽妆水);又如非标品的最长的唯一性属性;鞋服(尺码、颜色),总而言之需要找到目标产品可视化的唯一性的属性特性;

2、在具备唯一性条件可视化的条件下,需要系统功能的支撑是,在最优秀拣选路径的随机的库位(格位、拖盘位)上只允许出现一个唯一性属性的产品;如:在A12-09-c3的库位 [A(区位)12(巷道)-09(货架号)-C(层数)3(格位)]] 上找某个品牌的牙刷、某个品牌手机壳、某个品牌38码或者红色的鞋子或服装。在这里解释一下,任何一个大的最小库位上只可能出现一个品牌的一个唯一特性的产品,所以在这个单一库位上,有可能会出现放了10个一样的牙刷,3个肥皂盒,20卷垃圾袋;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单一库位上放了8台同型号的手机,也放了5个同型号的鼠标等这些外观就可以明确区分的产品,拣选指令不论是纸制还是PDA,只要看到是牙刷或手机,只要定位到 这个大的库位,看到这个产品,直接拣货,不会错,因为在上架的逻辑上不允许同样的产品再进入这个库位,除非是另外的,如日用品再上架**品牌的衣架,3C类别库位上再上一个**型的U盘,因为后面再有其他的品牌的U盘或这个品牌其他容量的U盘都不会允许上架。这就是类目外型可视化的唯一摆码策略。

3、上述描述的是标品的唯一性摆码,那非标的呢,如鞋服,甚至有些鞋服的从外包装来看,几乎没有区别,怎样定位可视化的唯一性呢?鞋服理论上是两个物种,一个硬包一个软包,但原理是一样,首先我们需要找到鞋服的最广的唯一性特性,均码的我们定位颜色 ,非均码的我们定位码数,在这之前还是按照上述的唯一性上架原则;一个大的库位上只允许一个产品的一个码,如在A12-09-c3的库位中已经有了A产品的M码,B产品的S码,A产品L,D产品的XL码,如果库位里已经有了M码的产品了,系统会判定任何产品的M码都不会成功录入或成功上架到这个已经有M码的库位上,鞋子是同理。

4、非标品比标品在可视化上有很多难点需要突破,如软包的服装、硬盒的鞋子在更多的商家的包装方案中几乎都一模一样的,很难在外包装上区分这款商品是什么码什么颜色,必须要有校验的过程,这样就可能会影响上架的效率和准确率,自然对后续的作业流程产生极大的影响。怎样规避这样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呢?那需要来算一笔账,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对于不同尺码的鞋服在外包装上进行可视化的打标,如 M=红色、S码=绿色、L码=黄色、XL码=紫色等。这些可视化标准制定好后,将增量部分直接在生产厂内要求对尺码的鞋服的外包装上打上一个可视化的颜色标,存量部分则需要在下一次盘点或做货品转移时人工贴颜色标,注意这里的可视化标和RFID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功能并不一样,唯一码颜色标更多是在运营场景,而RFID较多场景是在库存管理。

5、动销率低的产品更适合用一位多品,减少库位占用,但仍然需要遵循唯一性原则。

优势:库容最大利用化,唯一性属性可视化的操作让仓内上架配货作业更简单,效率更可靠;

劣势:对系统功能要求较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额外增加成本;如存量的打码贴标,增量在生产过程的更换包装方案策略等。

三种存放方式对比表

总结与建议

综合策略:现代仓库常采用混合模式,例如: 一品一位用于核心主推商品,一位多品用于带唯一属性的爆品或库存量极少的部分商品,一品多位用于组合订单的核心爆款为主。

技术依赖:一品多位和一位多品需WMS功能和严谨的作业流程支持,否则易导致混乱。

动态优化:根据销售数据定期调整存放策略(如将滞销品从一品多位转为一位多品)。

选择合适的存放方式需权衡空间成本、管理能力、商品特性三大因素,最终目标是实现存储密度、作业效率、管理成本的平衡。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下一篇:普洛斯中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新经济引擎 高质量发展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活动/直播 更多

仓储管理之全局视角:从入门到精通

  • 时间:2025-04-24 ~ 2025-05-16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0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3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