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或许是最能直观体现企业发展现状的标准。
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9年AGV/AMR机器人行业销售额过亿的企业约为19家,占总企业的10%左右。接近90%的企业营收都在亿元以下,而要跨过这道门槛,还要走多久?
亿元大关的“临门一脚”
从宏观市场和微观企业来说,影响营收的因素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从整体市场来看,根据联盟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工业物流领域移动机器人市场销售额为61.75亿元,市场涉足移动机器人本体的企业近200家,整体销售规模仍然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从企业方面来说,中国的AGV/AMR市场是从2014年才开始快速发展的,企业也大部分成立于这一时期,可以说,发展时间并不长,前期大部分时间还需要在产品验证打磨及行业选择方面下功夫,产品出货和营收在仍然处在爬坡阶段。
2019年过亿的18家企业分别为,新松、国自、快仓机器人、CSG华晓、昆船、临工智科、机科、马路创新、三丰机器人、海康机器人、旷视、极智嘉、井源、佳顺、嘉腾、北京特种机械、杭叉智能、牧星智能、浩亚智能,其中成立较早的传统AGV企业占据了多数。
不过也有些企业离过亿只差“临门一脚”。
目前站在亿元门槛前的有今天国际机器人、怡丰机器人、先导智能、艾吉威、天津航天机电、迦智科技、井松智能等企业,2020年他们的业绩稳步增长,正在朝着亿元大关迈进。
某种程度上而言,营收过亿意味着企业在产品、行业应用方面都已经走向成熟,市场占有规模及企业规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有业内人士提到,营收过亿其实主要在于企业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过亿可能意味着产品在市场验证中是可靠并且可用的,同时证明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不同性质的企业突破路线也会有差异。
对于一些单独发展的初创型企业来说,市场的拓展可能需要不断的在客户现场“打磨”。在要求严谨的工业场景,产品需要长时间的稳定验证才能让客户接受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业内大部分营收都在亿元以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断向更高阶迈进
过亿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目标,过亿是个槛,但迈过这道槛,从1亿到3亿,从3亿到5亿,再到10亿,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不管是一千万、一亿还是十亿,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任何目标门槛都只是暂时的,达到一个阶段的目标后,永远还有下一个。
对于千万级营收的企业来说,当前或许应该更加专注于如何从细分市场突围,毕竟企业资金人员方面有限,专注是获得突破的最佳道路。从单一产品起家,形成自身的特色,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会选择开发其它品类的产品,在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发展路线。
而在亿元线上徘徊的企业大部分已经拥有了比较稳固的细分市场,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一定是要拓展更广阔的领域。
但市场竞争环境或许并不会留大多时间给企业慢慢发展。
根据联盟19年统计的企业销售数据,过亿的头部企业占据了约一半的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做强做大趋势显著,AGV/AMR行业阶层梯队分化逐步明显,第一梯队已经和后方梯队拉开差距,无论是从技术成熟度,还是行业经验及市场占有率,头部企业已经将其他企业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行业整合在进一步加速,对于后方梯队企业来说,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和市场能力,可能不会再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企业慢慢成长。
当然,AGV/AMR还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未开拓,伴随着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掘,当整个市场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或许企业都能分到属于自己的蛋糕。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393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023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956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12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769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707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761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734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644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625 阅读